[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的宝贵结晶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嬗变的思想精华。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接续创新,开拓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全新面貌,建构起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习近平文化思想注重对文化主体性的培塑与巩固,在 “两个结合”的指引下实现中西文化的融通,彰显出其思辨性理论特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文化使命传承担当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推动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和繁荣发展,实现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历史性超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理念,着力破解人类文明发展难题、筑牢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地位,彰显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邃理论内涵与广泛世界影响。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认识达到新高度的最新理论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图。准确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蕴,需要从理论产生的特殊时代语境、鲜明思想特性、具体实践目标、根本价值立场四个方面来把握,这也是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新时代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基本前提和必然要求。
一、时代语境: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赓续开新与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传承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文化事业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历程。我们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内容与形态各异的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同样,习近平文化思想无论是形成过程,还是鲜明主题,或是主要内容,乃至使命任务,都有其特殊的时代语境,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际遇中实现的赓续与开新,呈现出新的形态和丰富而深邃的理论意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自身文化思想接续传承并勇于创新的韧性和品格,是在新的形势下谱写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的华美篇章。
(一) 建构民族特殊性与世界普遍性相协调的新时代文化话语体系
习近平文化思想运用新的概念和表述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建构了融民族特殊性与人类普遍性为一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这一体系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贯彻与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① 的理念和要求。
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高远的站位、宏阔的视野思考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打造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话语体系。“中华文化的基因使得中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可能变成西方文明的发展道路,中国绝不会以西方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式延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所建构的是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话语和叙事体系。”② 文化自信、文化主体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等概念与理念的提出,使习近平文化思想话语表达、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色。这种民族性特色贯穿于中华民族由古代文明向现代文明发展转化的整个过程,又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汇点上,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发展。在这一更迭与延续交替变换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 “生命力”、更具 “竞争性”的文明因子在当前历史性的文化繁荣发展实践中又一次被激活,重焕生机与活力,呈现出许多新的质态与样态,实现了中华文明的又一次创新与转化、繁荣与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背景下生成的文化概念、观点和表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内容,其特色表达方式、特殊话语体系,使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深厚的中华文明底蕴、中华民族特色。
另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标识性概念、特色性话语、观点性表述,遵循了人类文明的普遍性规律、兼顾了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习惯,用易于被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表述,构建了富有时代特色、便于对外传播的文化话语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等理念、目标和使命的提出,将全人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致力于构筑命运与共的联合体,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深入思考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目标、价值追求、美好愿景以及现实路径等层面进行了整体思考和系统设计。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同时,也在思考解决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 在阐释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具有的全球性意蕴时,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在积极发展中国特色文化、全面对外交流时,既要积极提炼标识性概念,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走出去”,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展现中国大国形象,又要积极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不断丰富我国新时代文化的理论内容和话语表达,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化理论和话语体系。
(二) 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独特精神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繁荣中的重要作用,强调 “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①。中华文明如何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嬗变,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大任务。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辩证思维和历史眼光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发展,秉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② 的理念,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文化因子,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和深远世界意义。同时,习近平文化思想十分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承与转合。“起承”是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经由 “两个结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重焕生机与活力,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转型中形成文化新形态; “转合”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华运用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过程,“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③,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实现 “两创”中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承、互鉴与发展,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 推进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事业开拓创新与持续发展的最新成果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党的文化观不断演进的历史。从近代文明发展历程看,中华文明发展曾经遭遇严重挫折,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历史境遇。尽管洋务运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与实践为中华文明的 “再造”开启了新机遇,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科学等思想,努力为中华文明的 “重生”创设了思想文化场域,但由于当时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民智未开,使中华文明这颗曾经在世界文明长河中耀眼夺目的明珠黯然失色。如何使中华文明绵延发展,如何在赓续中华文明中传承 “阐旧邦以辅新命”的传统,成为近代有识之士不懈求索的使命。中国的先进分子最终选择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革命实践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中国现代文明开启了全新的篇章,文化建设也逐步走上了康庄大道。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在推动文化建设中凝聚力量,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国的文化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在 《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①。随后提出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纲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加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又适时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建设方针,以及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主张,为社会主义文化观的确立提供了理论指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的理念,重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思想文化领域大刀阔斧 “拨乱反正”,使我国文化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江泽民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对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如何发展、发展什么作了具体阐述,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的努力目标。胡锦涛又根据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提出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意在加快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速度和进程,使人们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提供更多精神产品和食粮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 “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重大课题,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党的文化观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出发,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文化视角揭示了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和多个视角全面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和基本任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和具体内容作了系统阐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始终要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等目标和要求,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用具体实践创新和发展了党的文化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宝库。
二、思想特性: “文化主体性”的培塑固本与 “两个结合”方法指引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① 习近平文化思想注重在培塑文化主体性中彰显民族性和人民性,在推进 “两个结合”的实践中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并不断丰富其理论体系,发挥其指导作用。
(一) 在巩固 “文化主体性”中透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
主体性是一个哲学概念,表征为 “主体”与 “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一般而言,“主体”在对 “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更能彰显 “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才能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科学的理论才会有愈加鲜明的中国特色,达到以文育人、以理化人的价值目标,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才能始终稳固。
培塑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民族性的理论特质。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深深根植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的高度自信与自觉,体现出对民族、国家、文化三者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与心理认同。正因为有了对民族、国家、文化的高度情感认同做纽带,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坚持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中华文明的特性来看,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并且延续至今的文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文化的主体性。
培塑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的理论特质。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强调文化自信源于坚持文化的主体性,因为 “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培塑文化主体性的同时将文化自信融入人民群众的精神品格中,从而突出人的自主意识,以高度的人文关怀涵养人民的文化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巩固文化主体性和增强人的主体性在内涵、意蕴、目标等方面是一致的。在增强民族、国家、文化认同和增强人的主体性中培塑和坚持文化的主体性,也是个体意识的自我增强和情感价值认同的融合与统一过程,此过程中会激起情感共鸣、价值认同,有利于发挥凝心聚力、培根铸魂等作用,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二)在推进 “两个结合”中造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 “两个结合”这个最大法宝,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深远宏阔的历史纵深。从 “两个结合”中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规律,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方法论基础。
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 “两个结合”,尤其强调依靠 “第二个结合”来擘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这一宏伟蓝图是在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内容耦合、观点契合的关系中,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为基点,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与发展为目标来描绘的。“两个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主要体现在价值理念与思想内涵的相互融通上。如 “天下为公”与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的气魄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相一致; “民为邦本”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相契合; “亲仁善邻”与中国共产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对外交往理念相融通。同时,“两个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其显著成就是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一文化形态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
(三)在 “一脉相承”和 “与时俱进”中彰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② 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要从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理解中华文明,为我们认识历史悠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提供了明确方向。
连续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辨特质。一方面,正因为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我们才能从接续不断的历史发展中认识中国、把握中华文明,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更客观地审视当代中国、更准确地预测未来中国,才能更好地预判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走势,从而确定当前文化发展的主要工作和核心任务。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华文明突出特点进行总结时,将连续性放在首位,并突出强调中华民族必须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实现中华文明的赓续与传承、创新与发展。中华民族必须走自己的路,是党百余年来奋斗的历史结论。另一方面,在文明演进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能够在受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后仍然永葆鲜明的自身文化特性,在新形势新环境新条件下形成新的文化形态,都是中华文明具有深厚底蕴、强大生命力和更强适应性的表现。
科学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另一思辨特质。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高度的全局性和前瞻性思维将马克思主义“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根脉”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在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西文化思想的融合与碰撞中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锻造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另一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作出全面部署,既着眼于首要政治任务,又聚焦新的文化使命; 既指明了基本遵循原则,明确 “七个着力”要求,又涵盖文化建设的各方面; 既有认识论又有方法论; 既有宏观层面的整体指导,又有实践路径的全面推进,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特质。
三、实践指向: 文化使命传承担当与文化新形态孕育生成的有机融合
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 ( 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实践中,表征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核心价值诉求,需要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其内容、创新其形态,在实践中突显其重大现实指导作用。
(一)在全面繁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中谱写文化建设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文化使命的命题与任务时,就将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统一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之中,核心目标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民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现代文化新形态。这也意味着只有筑牢民族文化根基,立足当前文化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在创新中求蜕变,在变革中谋发展,才能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未来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和延伸点。
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明确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使命和要求,建构多维结构、自成体系的文化发展框架。从当前我国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看,其目标与内涵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以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基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以历史主动精神破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面临的难题、世界文明向何处去的困境。描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全新版图,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新型文化,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宏阔视野。
习近平文化思想将文化繁荣、文化强国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包含社会、国家和民族三个层面,展现出其勇于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胆识与智慧、勇气与魄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主体性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有机结合的结果,是以满足全体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目标的,与西方现代文明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以换取少数人的富足是根本不同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始终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诠释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发展方向,为世界文明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实现对西方现代文明的超越
人类文明新形态诞生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以 “新”,是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积极吸收现代文明成果向前推进的同时,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批判与扬弃,“这样的文明相对于西方文明之 ‘恶’,能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一种具有光明前景的方向和道路”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固有模式不同的是,它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目标而展开,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底色和深厚的中华文明底蕴,其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对后发展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启示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思想理念,破除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困境与难题,揭示了西方现代文明建立在理性基础上 “非文明”的本质。马克思对西方资本逻辑操纵下的物化现象进行了深刻揭露,指出 “在交换价值上,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 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② 的本质。因此,这种 “物的逻辑”使人的主体性逐渐迷失进而转向对“物”的盲目崇拜。在不断 “物化”的过程中,西方现代文明将人的主导地位彻底碾碎,企图通过人被 “物化”的命运来替代人对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的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摆脱了西方资本逻辑主导下的资本至上价值观的束缚,实现了对资本至上逻辑的解构,从而构筑起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了从 “物的逻辑”转向 “人的逻辑”,从 “资本至上”转向 “人民至上”,塑造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崭新格局,使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根本上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文明的超越。
(三)在孕育文化新形态中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与现代转型
“第二个结合”造就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也促使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结合”产生强烈 “化学反应”,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呈现出交互式的方式和特点。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真理性,为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与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引和方法论指导; 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提供深厚文化土壤。在这场 “化学反应”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碰撞中结合、在交流中融合,筑牢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根基。
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纵观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经历了艰难与曲折、艰辛与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的文明基因筛选。与拼凑重组,而是深度融入与具体实践,在不断探索、变革与重塑中找到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文明的契合点,才不断显现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包容性、适应性、真理性和强大生命力。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来看,新的文化形态富有生机与活力,能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不断发展、丰富与壮大。在这一过程中,新的文化形态既显示了自身在精神层面的独立与自主,具有自身独特的精气神,又能在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展和成长,在拓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广阔空间中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和现代转型,还能在与外来文化、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吸收其优势和长处,以积极的姿态、开放的心态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提升自身的适应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四、价值立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双向互动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立场从人民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人的主体性建构等层面展开,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本质,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在建设好我国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十分关切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历史主动精神破除世界文明发展遇到的障碍、面临的难题,拓展人类文明发展的现实路径,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人类共同愿望的实现打下坚实思想基础、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绚丽图景。
(一)明确人民主体性地位突显文化建设的目标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与根本在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由此观之,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的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显的是以人民为主体的根本地位和目标。
人类文明的进步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自发到自觉的演进历程,而这一历程也是人的自我存在从自在自发不断走向自觉自为的渐进提升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发展模式的转变与演进同社会主体存在方式的演变是一致的,其外在表征为文化的进步,实则是人的进步与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让人民成为 “主角”,从人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从人民概念的内涵上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将文化建设的人民性落实到 “具体的人” “具体的人的集合” 上,作为文化建设主体的人民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具体的人的集合,这与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确立有个性的个人”思想高度契合。同时,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人民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将人民的主体地位置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位置,从外延上拓展了人民的概念,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人民性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在回答文化建设的时代课题中,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文化建设的基本主线就是文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和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并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方向,实则把文化的进步发展与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为核心目标,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奋斗中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二)追求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趣阐明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只有彻底摆脱资本的统治,“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①。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就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核心和灵魂、目标和任务。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的主体性与文化发展目标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突显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人民底色和浓厚的人文关怀。
人民的主体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价值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的价值逻辑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统一起来,实现了二者的互促互进、融合共生、长足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继承革命文化、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新型文化的伟大实践中遵循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将个体与社会统一起来,将 “个人”的力量凝聚于 “社会共同体”的磅礴力量中,以强大的精神引领促使人民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中同频共振、同向而行,使人民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洪流,为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确保人民的主体地位,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精神与实质的继承与发展、深悟与展示、弘扬和坚持。我国正处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同时,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尤其精神风貌的改变和思想素质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提升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数据指标,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因此,只有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个人的“小我”和国家的 “大我”中有机统一起来,人民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有可能实现。
(三)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要理念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以视野宏阔、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创造性地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并从新的文化使命、“七个着力”要求、首要政治任务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以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为我国文化发展的战略版图和对外交流的合作前景进行了全局筹谋和全面部署,为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宏伟篇章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也为世界文明繁荣发展提供了中国思维、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全人类共同价值以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核心内容,其中蕴含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全人类共性文化的丰富与发展、认同与贡献。尽管各国的历史、语言、文化、制度不尽相同,但是对追求物质幸福、精神满足的动力与目标是一致的。在这一理念下,全人类作为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为寻求利益发展的最大公约数,需共同抵制与摒弃以价值渗透、利益为先、强权霸道为特征的西方文化侵略,期待以开放包容、公道正义、合作共赢的文明交往方式共同建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
从对外交流的层面来看,一方面,中国积极主张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摒弃西方惯用的零和博弈、结盟对抗等政治手段,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标准和核心,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对西方的霸权主义。另一方面,中国积极建构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和路径,形成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影响力,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可信、可敬、有担当的大国形象。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视角,创造性地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展示了对待外来文化的包容心态和积极态度。首先,在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时,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立场与文化自觉意识,跨越文化障碍,消融思想隔阂,消除文明冲突,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与共生。其次,秉持开放包容态度,营造创设文化交流发展的良好环境,主动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的过程中破解 “古今中西之争”,丰富世界文明的百花园。最后,坚持守正创新,在守住“魂脉”和 “根脉”中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中做到守正创新、辩证取舍,赓续历史的文脉,不断谱写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