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23日,校党委书记吴国生,校长马海涛分别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现场办公会并深入教学一线参加指导思政课集体备课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凌云,副校长李建军,副校长栗峥,学校办公室、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金融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师生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以及思政课助教代表参加集体备课会。

吴国生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多次就办好思政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学校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校党委始终将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全力办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关键课程。集体备课是推动思政课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关键支撑,其成效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常态化开展、长效化推进。下一步,要在进一步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上下功夫:一是坚持“内涵提升”,打造有思想有温度的思政金课;二是聚焦“方法创新”,打造有互动活力的思政课堂;三是抓好“教师队伍”,打造有人格魅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四是健全部门协同育人保障机制,打造有整体合力的建设生态。
马海涛指出,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紧密结合财经高校办学特色,坚持不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思政课教学综合改革,逐渐探索形成中国高等财经人才自主培养的“五位一体”思政课育人新模式,在北京市和全国产生良好的影响。本次集体备课会成效良好,要继续用好集体备课有效支撑思政课教学这一“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进一步建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挥其对思政课建设的源头活水作用:一是强基固本,夯实学科发展内在支撑力;二是铸魂砺能,建强思政育人主力军;三是创新机制,优化思政课教学生态环境。
朱凌云、李建军、栗峥分别围绕思政课综合改革与实践创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以及集体备课的教学主题内容作点评指导。
在集体备课会上,全体与会人员集体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一起走进校史馆感受红色财经校史基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简臻锐、“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文雅分别就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专题汇报,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姚文杰、周晓进行教学展示。大家围绕如何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思政课教学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以及如何学好经典理论、做好学情调查、加强教学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和深入交流,取得良好效果。
撰稿:王静 简臻锐
审稿:黄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