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科研

学科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科研 -> 学科建设 -> 正文

科研能力提升工作坊第3期成功举办

阅读次数:日期:2025-09-12

  2025年9月3日上午11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能力提升工作坊第3期在沙河学院楼10号楼317成功举办。本期工作坊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展开,马克思主义学院朱家梅教授、赵付科教授、刘亚琼副教授、田瑜博士等四位老师作主题发言,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文娟参加工作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静主持工作坊。

  朱家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反对法西斯轴心国的正义战争,是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只有坚持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才能正确的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才能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

  赵付科以《抗战纪念与中国共产党的大历史观》为题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大历史观。他结合历次抗战纪念文献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纪念中,从中华民族复兴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史的视角,对抗日战争进行诠释与评价,形成了完整的历史认知体系,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和主流本质,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大历史观的科学运用与创新发展。

  刘亚琼认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外国记者向世界讲述抗战故事,建构了社会的先驱者、团结抗战、中共领导下的军队是强大的、革命部队有高度人道的修养、远东民主的种子、农村中的新式革命、帮助盟军的甘心使人感动等话语。当前,我们可以借鉴延安时期的有关做法,发挥国际友人的作用,向世界讲好中国抗战故事。

  田瑜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被锻造成领导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民族实现了全面觉醒,为促进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下一条:“科研能力提升工作坊”第3期

Copyright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学院楼10号楼   邮编:102206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