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
今天是: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胡树祥书记在北京市高教学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发布日期:2012-09-15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量:

2011年1月8日,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在紫玉饭店顺利召开,来自北京的近60个理事单位的100多名教师和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杜建峰和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陈锡章出席会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委会主任、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胡树祥 教授应研究会邀请出席会议并传达了2010年10月在苏州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讨会内容和精神。

一、“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五大环节

苏州会议围绕如何深入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这一中心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代表在“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五大环节上达成了共识。  

(一)统一思想认识、理解教材优势,明确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前提。

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05方案”实施五年来,“基础”课教材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由全国高水平专家学者统编的高质量教材及其不断修改更新的机制。这本教材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又强调在理论逻辑中凸显问题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呈现出明显的教材优势,有学者将这一优势概括为“具有科学性、政治性、系统性、纲领性、开放性等特征,体现了教材科学性,思想性,价值导向性的圆满融合。”面对“基础”课的教材优势,“基础”课教师应充分认识教材优势、肯定教材优势,并积极推进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进而将教材优势的转化作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着力点。但现实表明,教师对“基础”课教材有没有优势?优势是什么?需要不需要转化及如何转化?等问题的思想认识并未统一,有的甚至离开教材另搞一套。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进一步做好统一思想认识的工作,充分理解教材优势,明确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必要性,这是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前提环节。

(二)研究教材内容、把握教材逻辑、明晰转化思路,抓实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重点。

“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必须以教材为依据,进一步研究教材内容并提炼教材观念、基本范畴的层次结构,明确把握教材的总纲和逻辑主线,从整体上明晰转化的思路,这是推进转化的重点。具体而论,其一,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维凡指出,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要深入研究教材体系中涵盖的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做进一步的加工提炼,整理出核心层次的观念、范畴,在此基础上再整理出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等不同层次的观念、范畴,并梳理出不同层次观念、范畴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对不同层次的观念、范畴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结合实际清晰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达到依据内容的逻辑安排教学、改进教学的目的。其二,明确把握教材的总纲和逻辑主线。“基础”课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唐凯麟教授认为,怎样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关键在于怎样把握教材的总纲和主线,而这个总纲和主线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自觉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成为“基础”课教学的一个主题,“基础”课教学改革应牢牢抓住这个主题,并将此作为重要的课程评价标准。其三,从整体上明晰转化的思路。“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种再创造要有全局的谋划和整体的思考。这要求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的层次结构、逻辑主线,结合教学的实际在教学观念、教案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空间等方面做出设计、调整和转化。研究教材内容、把握教材逻辑、明晰转化思路,回答了“转化什么”的问题,是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环节。

(三)厘清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贴近学生实际,探索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

“基础”课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基础和依据,教学体系是教材体系的拓展和延伸。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其实就是要做好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学生实际的三者之间的对接、转换工作,以确保先进的知识理论有效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这“三进”指明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三条基本路径。具体来看,其一,以教材体系为基础,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实施教学。“基础”课教材作为全国统编教材,凝聚了全国高水平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心血,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可以说,教材编写者在构造教材体系时,从密切联系实际、贴近学生需求出发,完成了从“理论体系”到“教材体系”的转化,完成了知识理论进教材的工作。“基础”课教师的教学必须以教材体系为基础,遵循和依据教材体系实施教学,从教材体系出发研究教材、运用教材,这是推进转化的基本要求。其二,以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再创造。教材体系作为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是教师进行讲授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材料。教学体系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依据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情境等因素的不同,为适应教育环境的需要而构建的一套理论讲授表达体系,它是指导教师系统传授教材内容、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是教师能动地对教材体系的再加工、再创造过程,是知识理论有效进课堂的过程,这要求广大基础课教师深入做好教学体系的建构工作。其三,以理论为指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加强“基础”课对学生的理论提升。“基础”课教学不仅要以理服人,而且要通过理论的方式切实地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素质状况,真正实现对学生理论、理性的提升。这要求“基础”课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用通俗的语言、典型的案例、丰富的活动等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出发加深对理论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四)积极探讨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模式的构建,积累和分享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经验。

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是不断改进“基础”课教育教学,增强“基础”课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的重要环节。围绕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模式的构建,与会代表们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并有多位代表在大会交流发言中分享了他们所在高校的做法和经验。如苏州大学的“主-客-主”教学模式即以教师、学生为双主体,以教材体系、语言体系等教学资料为客体的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人格魅力法、激情渲染法、案例教学法、视听共振法、主题研讨法、实践体验法等教学方法。上海大学的“项链模式”教学即由思政课专职教师把握课程的主线,构成“项链”的基底,同时聘请其他学科专家以讲座或访谈形式讲授课程重点专题,像“钻石”那样镶嵌在“项链”的基底上,这种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师资源,有效地增强了“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大连理工大学的多样化案例式专题教学法与“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新模式,其中“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新模式以“小班研讨”配合“大班授课”,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空间,深化了教学实效。吉林大学通过由“基本课型+辅助课型”而建构“课型群”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深圳大学积极探索“基础”课教学的实验室化,开发出了系列动漫实验软件。中央财经大学以“主题教学模式”构建教师-学生-教材三维互动平台,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以“行走的课堂”拓展教学时空,促进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教学法。北京理工大学的“423”螺旋式集体备课四步法和“地毯式全方位推进”的实践教学模式等。“教学有章,教无常法”,与会代表们普遍认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应在遵循教材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学校的不同实际、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有针对性地、富有创造性地推进落实。

(五)继续加强宏观管理、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条件保障。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徐维凡指出,加强宏观管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取得成效的重要经验,而今后要全面实现改善教学质量的目标,使教学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则要求继续加强宏观管理,继续组织做好统一思想、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教学测评、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加强宏观管理,一方面要求教育部社科司、“基础”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全国范围的宏观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求各高校重视和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并纳入各高校的宏观管理工作中。与会代表们认为,继续加强宏观管理的诸多举措为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全面提高“基础”课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条件支持。在此基础上,如何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则成为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代表们就“基础”课教师的语言风格与魅力、教学风格与教学艺术的培育提升问题;如何提高“基础”课教师地位,优化评价方式,增强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幸福感的问题;“基础”课教师如何做到真信、真情、真心、真爱的问题,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成长问题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二、“基础”课教学研究指南解读说明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指南》研制过程

为充分发挥“基础”课分委会作为一个专家组织对各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评价、指导、服务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引领和指导全国各高校“基础”课教学研究工作,“基础”课分委会委托东北大学张澍军教授、复旦大学高国希教授,以及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一线“基础”课教师集思广益,分别起草了三套“基础”课教学研究课题指南方案,又在三套方案基础上汇聚形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选题》(征求意见稿)。之后,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选题》(征求意见稿)发送给“基础”课分委会全体委员征求意见,并根据各位委员建议,修改形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选题》(草案)。为进一步完善教研指南,2010年8月26日,分委会邀请部分在京“基础”课分委会委员冯培教授、颜吾佴教授、陈勇教授,北京市高教学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研究会秘书长张红峻教授,以及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就教研指南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最终,在充分酝酿、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讨和反复修改基础上形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选题》(100题),并上报教育部社科司徐惟凡副司长、陈茅处长审阅,得到了司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赞赏。2010年10月16日至18日,全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讨会在苏州大学举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选题》(100题)在会上分发给全体与会代表,来自全国130所高校(其中80所部属高校)的150名与会代表就教研指南再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从研讨情况看,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教研指南贴近“基础”课教学研究实际,站位高,问题准,针对性强,对一线“基础”课教师的教学和研究具有很强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关于教研指南内容的说明

“基础课”教研指南的研制从基础课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的全过程着眼,既覆盖“基础”课教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又抓住其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力争最大限度体现、实现教研指南的指导和服务“基础”课教学研究工作的目标和宗旨。

教研指南共七个部分,主要包括“基础”课课程定位、课程教学、教学对象、教师、教学内容、课程建设以及教学难点、焦点问题等内容。

1、“课程定位”部分共5个问题(1~5题),主要目的是引导广大“基础”课教师在既开阔又深入的视野中增强对课程本身性质与特点的认识,并从纵向和横向、国内与国外等多维度的联系和比较中深化对本课程的认识和研究。纵向主要是大学、中学、小学德育课衔接研究,横向主要是“基础”课与其他相关课程、国外类似课程的比较研究。

2、“课程教学”部分共16个问题(6~21题)。主要围绕“基础”课教学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本部分共包括四个板块。第一板块(6~10题)是当前“基础”课教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包括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问题、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信仰体系转化问题、课程内容结构、教学中的理论难点、教学实效性的瓶颈等问题。第二板块(11~14题)是当前“基础”课教学中探索运用比较多,但研究尚不够系统、深入的几种教学模式,如专题(问题、主题)教学、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第三板块(15~18)是关于近年来在“基础”课教学中比较关注的教育理念、风格艺术和相关教育模式,如生命教育、情感教育等。第四板块(19~21题)是与“基础”课教学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如教学与科研关系、教学质量测评与控制、教学考核与评价方式等。

3、“教学对象”部分共12个问题(22~33题)。对教学对象的思想、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等问题的研究和把握是提升教学科学性的根本依据,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前提。本部分共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22~27题)主要是关于当代大学生思想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的研究。分别从大学生思想心理特点、思想道德素质结构、理论学习兴趣与偏好、理论学习中的误区与障碍、学习自主性、思想理论学习方式等方面探讨大学生在“基础”课学习中的思想特点、心理基础和发展规律等问题。第二个板块(28~33题)主要是关于大学生思想理论和道德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如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终结理论、社会道德风尚(风气)、流行文化、社会思潮等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第三版块(33题)是关于学业不良学生群体的研究。学业不良可能带来其思想道德成长中的一系列问题。本部分将学业不良大学生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引导教师对其心理特点和成因进行深入研究。

4、“基础课教师”部分共6个问题(34~39题)。本部分主要从教师角度提出问题,分别从教师人格魅力、语言风格与魅力、教师理论素养及理论转化能力等方面提出研究问题,同时还从“基础”课教师专业标准、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等与“基础”课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导教师深入研究和反思。

5、“教学内容”部分共45个问题。本部分内容是整个教研指南的核心和重点。这是因为,没有对教学内容的系统把握和透彻理解,就谈不上教学的方法和艺术,更谈不上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本部分共分四个板块。第一板块(40~42题)是对“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整体研究。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内容主线等。第二板块(43~55题),主要对应教材内容结构中的“思想”板块,分别就“三观”、理想信念、信仰和宗教、政治观和公民意识、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等方面提出问题。第三板块对应教材内容结构中的“道德”板块,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构成为依据,主要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体品德、公民道德、传统美德,以及网络素养、人际交往、择业就业、心理健康等方面提出研究问题。第四板块对应教材内容结构中的“法律”板块,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基础、法律与道德关系、法律意识、精神和思维方式、公民权利和义务,以及法治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问题。

6、“课程建设”部分共5个问题。主要围绕当前“基础”课课程建设中的一些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提出研究方向。如,针对不同高校在“基础”课教学研究中的重复现象提出课程教学资源共享问题,以及与资源共享密切相关的课程网站建设、案例库建设、名师教学经验分享等研究问题。此外,实践教学是近年各高校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普遍关注和大力投入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有效性、规范性,并提供相应的长效机制保障,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基础”课教学名师培养既是教师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培养、推出一批教学名师,大力推广教学名师教学经验,也是基础课课程建设中资源共享中的重要任务。

7、“教学难点、焦点”部分共11个问题。前面6个部分是通过梳理“基础”课教学流程中的各个主要环节而提出问题,其侧重在“面”的全覆盖,本部分内容针对“基础”课“教学难点、焦点问题”的研究则侧重在“点”的针对性。这些“点”多是近年来、甚至多年来“基础”课教师深感困扰,同时也从深层次上影响和制约了“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难点、焦点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偏理论性,有的偏实践性,但都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课程教学效果。本部分问题多是就两个问题之间,或一个问题的两方面之间矛盾关系提出问题。对这些矛盾关系的处理,既考验“基础”课教师对教材定位、教材内容等问题理解、掌握的透彻程度,考验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说明、论证、解释的能力和功底,也考验教师能否科学把握和调节学生、教材、社会环境等教学环节间的相互关系,并在各要素动态平衡与良性互动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技巧和艺术。

教学研究指南的制订仅仅开端,也仅仅是一个方向性的指引。指南的落实,教学问题的突破,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效果的提升,还有待于广大“基础”课教师共同努力,辛勤耕耘。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学院楼10号楼    邮编:100081